2017年,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运行稳中有进,转型升级步伐加快,深入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积极化解各种风险矛盾,行业呈现明显回暖态势。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统计,2017年我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903家,市场总成交额达到2.21万亿元,同比增长5.12%。
一、总体情况
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统计,2017年我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903家,同比增长1.01%;市场经营面积7315.13万平米,同比增长3.73%;市场商铺数量136.29万个,同比增长0.37%;市场商户数量112.43万户,同比增长0.82%;市场总成交额2.21万亿元,同比增长5.12%。
2013-2017年,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数量分别为802、833、862、894、903家,市场的总经营面积从6364.75万平米增长到7315.13万平米,市场的总商铺数量从121.87万个增至136.29万个,市场的总商户数量从103.85增至112.43万户,市场总成交额从1.92万亿元增至2.21万亿元。
图表1:2013-2017年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量规模逐年对比表
图表2:市场数量、面积、商铺、商户、成交额增速对比图
新市场方面,2017年,新增纺织服装类专业市场34家,同比增长6.25%;新增专业市场总投资额为608.38亿元,同比增长5.77%;新增专业市场总经营面积为543.91万平米,同比增长6.68%。其中新开工市场9家,新开工市场投资额220.28亿元,经营面积213.53万平米;新开业市场25家,新开业市场投资额388.10亿元,经营面积330.38万平米。然而2017年,我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数量相仅比2016年增加9家,原因在于2017年北京地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数量出现大幅减少。
2017年,北京地区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取得较大进展,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、大红门、雅宝路等市场商圈基本完成了关停、腾退、搬迁、转型工作,北京地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主要统计指标出现较大幅度变动。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监测,2017年,北京地区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成交额、经营面积、商铺数量、商户数量分别同比下降53.12%、34.24%、34.89%、33.23%。另一方面,近年来,河北、天津等地区新建了一批以承接北京疏解商户为主的新市场,北京地区原有商户在新市场中占据了一定比例。因此,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数量、商铺数、商户数整体增幅不明显,分别增长了1.01%、0.37%和0.82%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17年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年成交额增幅却进一步放大。2013-2017年,专业市场总成交额年同比增速依次为8.06%、4.38%、2.11%、2.81%、5.12%,在经历了两年的低潮期后,专业市场运行开始回暖。专业市场适应新时代、探索新模式、不断优化完善硬件和管理服务等诸多转型升级举措取得显著成果,市场的集约化、专业化运营初见成效,实现了运行效率的提升。
2017年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平均每个市场拥有1509个商铺,每个商铺年均成交额(商铺效率)为162.38万元/铺,同比增长4.73%;每个市场平均有用1245个商户,每个商户年均成交额(商户效率)为196.84万元/户,同比增长4.27%;每个市场平均经营面积8.10万平方米,每平方米年均成交额(市场效率)为30253.47元/平米,同比增长1.34%。
图表3:2013-2017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年成交额增速
另外,2017年,集群内新增市场占全国新增市场数量的17.65%。近年来,常熟服装城、濮院羊毛衫市场、重庆朝天门市场等市场集群纷纷新建单体市场,从而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、扩大优势、增强特色、完善产业布局,马太效应明显,也是市场集群业态融合、多渠道经营的有益尝试。
重点监测市场方面,2017年,流通分会重点监测的45家市场总成交额为11342.63亿元,同比增长7.26%。45家市场中,32家市场成交额同比上涨,平均增幅为8.25%;10家市场成交额同比下降,平均降幅为7.12%;3家市场成交额与去年同期持平。45家重点监测市场平均运行效率为51395.50元/平米,同比增长7.26%;商铺效率为391.64万元/铺,同比增长7.46%;商户效率为435.15万元/户,同比增长7.46%。
景气方面,2017年,专业市场管理者景气指数平均值为51.35,商户景气指数平均值为50.85。两项平均数均超过50荣枯线,可见2017全年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运营情况良好,回暖趋势明显。
图表4:全年景气指数一览
二、结构分析
从区域看,903家专业市场中,东部地区547家,成交额17553.40亿元,占总成交额的79.32%,同比增长3.47%。中部地区195家,成交额2840.39亿元,占总成交额的12.83%,同比增长7.77%。西部地区161家,成交额1737.03亿元,占总成交额的7.85%,同比增长2.97%。
图表5:东中西部地区市场数量占比
图表6:东中西部地区成交额、占比、增速表
东部地区在庞大基数的基础上,仍然实现了3.47%的增长,发展坚实有力,是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行业的中坚力量。中部地区专业市场的高增长是一大亮点,武汉汉正街市场、株洲芦淞服饰市场近几年的转型升级实践积累,在2017年呈现了明显成果,分别实现了25%、11.11%的增长。近年来,随着二三线城市的崛起,中部地区发展进入快车道,拉动了中部地区市场的整体提升。
从品类看,服装和原、面(辅)料是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主营商品,主营服装和原、面(辅)料的专业市场共638家,占市场总量的70.65%,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74.35%。其中,主营服装产品的专业市场471家,在各品类中成交额最高,达10631.60亿元,占总成交额的48.05%,同比增长3.21%;主营原、面(辅)料的专业市场167家,成交额位列第二,达5821.26亿元,占比26.30%,同比增长2.60%。主营家纺产品的专业市场成交额增速最高,同比增长6.28%,主营小商品的专业市场增速位居第二,同比增长4.90%。另外,箱包、鞋帽、综合类专业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,增幅逐渐扩大,有望成为新一轮增长亮点。
图表7:各品类专业市场数量占比
图表8:各品类成交额、占比、增速表
从流通层级看,45家重点监测市场中包括27家产地型专业市场、18家销地型专业市场。2017年1-12月,27家产地型市场成交额为9658.14亿元,同比增长7.58%,占到重点监测市场总成交额的85.15%。18家销地型市场成交额为1684.49亿元,同比增长5.45%,占到重点监测市场总成交额的14.85%。产地型市场依托产业集群的强大产业基础,充分发挥一级货源地优势,提高了产业链效率,加大了原创设计力度,连续实现中高速增长。销地型市场积极探索跨界融合新模式,有效提升了消费体验,在行业整体回暖的情况下,也实现了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。
三、总结
根据国家统计局、海关数据,纺织工业方面,2017年,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.89万亿元,同比增长4.18%,利润总额3768.81亿元,同比增长6.92%。2017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2745.1亿美元,同比增长1.6%,较上年同期回升8.8个百分点,扭转了连续两年来的负增长。纺织工业增加值增速2016年从2月的6.7%逐步放缓至12月的4.9%;进入2017年后,增速逐渐趋稳,2017年全年达到4.8%。
内需市场方面,2017年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、针纺织品零售额达1.46万亿元,同比增长7.8%,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.8个百分点,7年以来首次增速提高。2017年全年,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、百货店、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7.3%、6.7%、9.1%和8.0%。网上零售方面,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.48万亿元,同比增长28.0%;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,穿类商品同比增长20.3%。
从上述来看,我国纺织行业总体上保持了稳中有进、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,运行质效稳步提升,转型升级成效逐步显现;国内外两个市场销售均有所回暖。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低速增长之后,在2017年也实现了回升,增速较2016年提升了2.31个百分点,较2015年提升了3.01个百分点。
2018年,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,经济增速预计与2017年基本相当。国际方面,全球经济呈现持续复苏迹象;国内方面,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,为国内消费提供健康良好的经济环境;“三品战略”持续推动,将促进纺织服装企业加快转型升级,提高产品附加值;消费升级进一步深化,推动专业市场加速应用新技术、探索新模式、创造新优势,加速完成新一轮转型升级。
来源: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